转发《光明日报》消息:“光明时评:135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意味着什么?”

作者:瞿振元发布时间:2020-07-23浏览次数:357

  转发《光明日报》消息:“光明时评:135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意味着什么?”

  作者:瞿振元

2020年我国高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名单正式公布了,241所高校的1353个本科专业按照严格的认证标准,经过规范的认证程序,获得顺利通过,可喜可贺。自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以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稳步推进,从最近几年连续公布的名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快速前进的足迹。

  当然,我们注意到通过认证的专业数量在增长,而且还有一大批专业在申请接受专业认证,但更要看到在数量背后的提高质量的艰苦努力。我们应当承认,尽管我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较好满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尚有差距。直率地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质量差距。提高质量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紧扣质量是专业认证的要害所在。

  《华盛顿协议》规定,缔约方所认证的工程专业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缔约方认证的工程专业毕业生都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基本素质标准。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一是基础扎实,具有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快速发展的必要知识;二是能力强,能够进行新产品、新过程等的设计和实现;三是有社会胜任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对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能力。实际上,这些也是世界工程教育界的共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组织的多次会议上,各国专家也都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以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实质性等效”为尺度,一方面看到我们整体性的快速进步,且有一些专业具有领先水平,但更应看到多数还有不小差距。

  首先要解决理念的差距。“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理念开始普及了、喊响了,但还没有完全落地。

  其次要解决内容的差距。内容偏旧的问题在科技迅猛进步的今天更显突出,教学内容侧重技术而缺少人文社会教育等等。

  第三要解决能力的差距。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管理与财务等方面的能力。

  第四要解决体制的差距。完善产教、科教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总之,实现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实质性等效”,是全面提升我国高等工程质量的途径,也是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过程,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顾问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声明:本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终审人:陈志宏